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媒體頻道新聞中心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4年計劃
發表日期: 2014-10-23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4年計劃
發布時間:2014-09-04 來源: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4年,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任務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的部署要求,以推進新型城鎮、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推動行業發展,緊緊圍繞宜居環境建設行動開展工作,促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上新水平。圍繞上述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城鄉規劃質量
抓好城市規劃編制。一是加強區域規劃。認真實施海西城市群發展規劃、福建省城鎮體系規劃,抓好美麗福建·宜居環境建設總體規劃、六江兩溪流域保護規劃等編制。開展都市區間軌道交通體系、市政設施廊道、城鎮空間和土地配置、生態保護和環境容量等課題研究,逐步構建以海西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格局。二是深化總體規劃。抓好總體規劃中城市開發邊界、生態紅線等劃定工作,已批準的總體規劃要補充相關內容,正在修編的要抓好落實。加快推進莆田城鄉一體化、石獅全域城市化“三規融合”試點,以及南安、福鼎、福清首批(縣)市域城鄉總體規劃試點。三是完善專項規劃。重點推進城市特色塑造、功能提升等方面密切相關的園林綠地系統、景觀風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下空間利用、城市綜合交通、環境衛生、給排水、綜合防災、防澇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實施。
加強城市設計和歷史文化資源保護。一是抓好“三邊三節點”(即山邊、路邊、水邊,城市中心節點、市民活動節點、交通樞紐節點)城市設計。二是省廳出臺“三邊三節點”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組織規劃專家顧問團,重點選擇若干“三邊三節點”作為景觀風貌規劃和城市設計試點。三是抓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的保護規劃編制和實施,加強對傳統城鎮和傳統村落保護性整治工作的備案管理。
推進鎮村規劃提升。一是各試點鎮要在鎮總體規劃藍圖的統領下,完善專項規劃,提高鎮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突出抓好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提升試點鎮整體景觀風貌。二是不斷完善村莊規劃,加快對編制時間長、內容明顯滯后、不符合村情民意、不適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莊規劃的修編。三是著力抓好4178個村莊規劃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督促縣鄉兩級政府加強村莊規劃實施情況專項檢查以及規劃區內建設活動的日常巡查。
強化規劃實施監管。一是提高城鄉規劃管理水平。省廳繼續會同省委組織部開展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規劃建設管理培訓,分級抓好市縣規劃主管部門領導及鄉鎮長、村鎮站長和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偨Y推廣莆田市鄉村規劃師選拔培訓和聘用試點經驗。二是完善規劃督察員制度,實行由省政府向設區市派駐規劃督察員,由設區市向所轄市縣派駐規劃督察員。三是研究制定市縣總體規劃修改、調整工作規程,建立單元控規動態維護機制,提高規劃執行力。
(二)加快宜居城鄉建設
深化“點線面”攻堅。延伸拓展 “點線面”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點”從城鄉社區向棚戶區、城區“三邊三節點”、美麗鄉村拓展,“線”從公路鐵路沿線、綠道向市政道路管線拓展,“面”從小流域向“六江兩溪”流域和土樓保護區拓展,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市政“五千工程”,完成向莆、龍廈鐵路沿線景觀整治提升,繼續推進福廈、溫福、廈深、合福鐵路沿線景觀整治,啟動 “三邊三節點”整治、各類棚戶區改造、莆田、寧德“兩違”綜合治理試點,以及 “六江兩溪”流域1公里范圍內和土樓保護區內鄉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加快市政設施建設和園林綠化提升。一是啟動實施市政提升工程,重點抓好城市交通、供水、排水防澇、燃氣、地下管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綠色照明、生態環境、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工作。二是抓好城市停車場專項規劃編制或修編,新建一批公共停車場,推廣機械式立體停車樓。有效控制地表硬化,提高新建城區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三是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打造園林綠化精品街道、精品公園。推廣以片林建設為主、花化彩化為輔的城市綠化模式。抓好城市濕地保護規劃編制和實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是以保護鄉村原始風貌、保留村莊原有形態為前提,實施串點成線、連線擴面、分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綠色鄉鎮”創建,以及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二是持續推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加快試點小城鎮示范區建設。每個試點鎮再實施1條街道景觀綜合整治,新建1個公園或1條綠道。三是實施以船為家安居工程,推進全國重點鎮、綠色農房建設和村鎮住宅小區建設試點。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加快數字城管建設,推進城市綜合管理,進一步梳理涉及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職能分工,強化部門協調聯動,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實現“大城管”格局。二是開展智慧城市試點,指導推進南平市、莆田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市倉山區、莆田市、泉州臺商投資區和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5個住建部智慧城市創建。
開展“兩違”專項治理。省政府出臺“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有步驟、定計劃、分期分批開展拆違工作。著重抓好“四重點,六先拆”。重點是占用農耕地、影響公共安全和重點建設、嚴重影響城鄉規劃、交通干線兩側等4類違建,先拆黨員干部的違建、安全隱患大的違建、影響“三邊三節點”整治地違建、頂風突擊的違建、妨礙重點項目建設的違建、社會影響惡劣的違建。
(三)抓好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一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2014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9.4萬套,基本建成8萬套。著力提高品質,推廣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諧人居”建設。加大配套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推廣綠色建筑。二是著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集中成片城市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非成片、城中村改造和城鎮舊住宅區綜合整治,以及國有工礦棚戶區、國有林場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華僑農場非歸難僑危房改造。三是推進石結構房屋改造。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將閩東南石結構房屋改造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推進集中成片石結構房屋改造。四是加快分配步伐。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后續管理機制,加強物業管理、建立維修資金。開展分配與后續管理情況監督檢查。狠抓保障性住房配置網上公開工作,把保障房配置網上公開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好落實。
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一是加強分類指導,增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針對性。落實重點市、縣掛鉤聯系制度和重點項目跟蹤服務機制,保持房地產投資適度增長,增加住房有效供應。二是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加強商品房預售和銷售全過程管理,以及交易資金監管。三是加快房地產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完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經紀機構信用檔案,開展房地產估價機構資質就位。制定加快發展現代物業服務業的政策,修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注重住房公積金流動性風險防范工作;繼續開展住房公積金擴面工作,增加住房公積金繳存額,提高資金管理效率,推動增值收益穩定增長;全面提升12329熱線服務水平,完善網站服務功能。有序安排各管理中心開發住房公積金沖還貸功能。
(四)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
扶持建筑業發展壯大。一是貫徹實施省政府“十條措施”為契機,推動我省建筑業新一輪轉型升級,提升建筑業發展水平。二是推進建筑施工企業信用綜合評價體系建設,強化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兩場”聯動。三是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推進建筑工業化基地建設。倡導以構件預制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標志的大生產方式,出臺扶持工業化政策,盡快在保障房建設中開展試點。四是抓好龍頭企業,扶持發展重點骨干企業,培育一批施工企業晉升特、一級資質。
提升勘察設計水平。一是開展勘察設計質量專項治理,提升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一次通過率。推進勘察現場作業和室內土工試驗質量管理等專項整治。結合資質就位清理整頓勘察隊伍。二是明確以方案評審為主的設計招投標評標辦法,嚴禁采取搖號、低價中標評選方式。
實施質量隊伍“雙提升”。一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公司總部對分公司、項目部層級管理指導和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檢查。二是加快推進質量安全標準化,建立關鍵分部分項工程標準化施工樣板引路制度。三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建立檢查企業與檢查項目掛鉤機制。著力治理質量安全常見問題,繼續深化“三個專項”整治。四是加強建筑工人技能培訓。五是加強監管隊伍建設,保障人員編制、經費和工作條件。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貫徹落實省政府出臺的《福建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一是抓基礎。落實綠色建筑專篇制度等制度,組織編制或修訂綠色建筑、設計、評價、運營等標準。二是抓項目。重點推進“綠色建筑百項重點示范項目”。
(五)深化行業重點領域改革和強化自身建設
穩步實施重點領域改革。一是推進市政領域改革。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管理城市公共停車場、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采取合同能源模式管理城市綠色照明,加快省級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資平臺建設。報請省政府出臺推進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產業化意見。建立市政公共服務產品安全、質量信息系統和市政公用企業誠信管理體系。二是穩妥開展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實施方案。
扎實推進依法高效行政。一是加快推進列入省人大、省政府2014年立法計劃的風景名勝區、城鎮住房保障、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城市供水、違法建筑處置等行業重點領域立法工作;聯合省高級法院出臺《關于建立行政審判與依法行政良性互動機制的意見》。二是加快完善標準定額體系。加快標準、導則和圖集編制,出臺實施鎮鄉規劃導則、城市景觀風貌規劃導則、綠道規劃建設標準,智慧城市技術指標體系、綠色建筑系列標準、園林城市(縣城)標準等。三是貫徹落實《機關效能建設條例》,推行馬上就辦、服務承諾,突出廳行政服務中心效能建設示范點建設,完善提升審批標準化服務,加快信息管理系統整合升級。四是強化稽查執法工作。繼續發揮行政復議作為解決行業爭議主渠道的作用,加大典型、重大的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安全事故的直接立案查處和通報力度。嚴格實施依法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五是搭建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信用信息平臺,推進信用信息在企業資質就位、日常監管、工程招標投標、民生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各個領域的運用。
加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是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快機關和行業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持續推動“三級聯創”,形成機關帶系統、促基層的黨建格局。二是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進一步深化廉政風險教育、權力結構配置、權力陽光運行和廉政風險管理,重點抓好建筑市場廉政風險防控,扎實推進保障房信息網上公開工作。三是堅持“黨建帶三建”,爭創第12屆省級文明單位。深入開展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創先爭優為民服務活動。